两宋时期,中国佛教经历了唐代鼎盛时期以后,开始由高峰向下衰落,理论日见衰微,组织也逐步溃散。为了求得生存,佛教不得不在“内而诸宗融合,外而三教合一”中寻找自己的生路。
于是,不讲理论、修行简便的禅宗和净土宗成为佛教诸宗的主流,诵佛念经、祈祷、超度亡灵等神学迷信逐渐取代了对佛学理论的探讨研究,使佛教进一步世俗化、中国化,在各地广为流行。
这种重视现世利益且又简单易行的佛教,以取得天堂入场券的廉价许诺和超度亡灵的花言巧语骗得了千千万万善良民众的信任。
宋代的佛家也极力宣扬人间阴间、因果报应、天堂地狱、生死轮回,宣称积德行善者死后进天堂,作恶多端者死后入地狱。在这种佛教生死观的指导下,人们死后,亲属要延请僧道为亡者诵经设斋,超度亡灵,为其“资冥福”、“积功德”。以为只有这样,才能除去亡人身上的罪孽,使其免于下地狱的悲惨命运,死后升入天堂,得到幸福的新生,来生投入富贵之家。
这正是宋代儒家人所说的:“常人所惑死生罪福之说”。人们常常对生死、罪孽与福报的观念感到困惑。一方面,他们害怕死后在阴间遭受各种苦难;另一方面,他们渴望为来世积累福报。因此,他们愿意放弃世俗的享乐,致力于行善积德,希冀在阴间得到庇护,避免遭受严酷的惩罚。同时,他们也期望来世能够转世为人,拥有幸福和富贵,避免沦为贫贱或低等生物。佛教宣扬这些教义,以迷惑人心,因此,无论是愚昧的男子还是妇人,都容易被这些观念所迷惑。
龙福山墓园接待处电话:024-66688236。龙福山看墓专车预约电话:024-666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