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宋代的棺葬文化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多样性,无论是在材质、尺寸、造型还是装饰图案方面,棺材的种类都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
据史料记载,宋代时期,一些人偏好使用体积庞大的棺材,其尺寸之大,以至于站在棺材两侧的人彼此无法看见。宋代的棺材选材极为广泛,考古发现包括木制、石制、陶制、瓦制、土制、砖制、瓷制、金制、银制以及树皮制等多种材质;在形状上,有船形、圆形、方形等不同类别;按照棺材的主次关系,可以分为主棺和副棺;根据棺材的摆放位置,又可分为内棺和外棺;而从装饰角度出发,又可细分为素棺、朱棺、黑棺、彩绘棺等不同种类。
在木质棺材中,宋代人们更喜欢使用一种叫沙板的木材。如话本小说《快嘴李翠莲记》载:“沙板棺材罗木底,公婆与我烧纸钱。”所谓沙板,据明人谢肇淛所说:“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者,解之中有文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暑月作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然一棺之值,皆百金以上矣。”可见其为一种木质结构极为细致紧密的名贵木材。
由此可见沙板原来就是楠木,还是半埋沙土里的阴沉木。
楠木棺在考古中多有发现,如安徽郎溪县清理出的一座宋墓就出土有楠木棺,木质仍然完好,板料厚8厘米、盖厚12厘米;棺长180厘米、宽70厘米。1991年四川蒲江县出土的宋朝散大夫宋德章妻何氏棺也是一具楠木棺。合肥北宋马绍庭夫妻合葬墓出土的两口棺材也是楠木制成。
龙福山墓园接待处电话:024-66688236。龙福山看墓专车预约电话:024-666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