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裂阶段,同时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人才涌现、学术氛围极为活跃的时期。自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事频发,导致周代礼乐文化的一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面对此种社会变革,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孔子深感痛心,他致力于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旨在通过周朝的“礼乐体系”来矫正当时社会秩序的紊乱与道德的沦丧。
儒家文化体系中,丧葬仪式占据着核心地位,孔子在其早期生涯中即投身于丧葬礼仪的实践与研究。孔子对孝道的重视体现在其将孝行与礼制紧密相连的教义之中,其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指在父母生前,应恪守礼节以尽孝道;父母辞世后,亦应依循礼制妥善安葬并举行祭祀,此乃孝道之真正体现。
《论语》上还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就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丧葬之事不仅仅是一家之事,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伦理道德和国风民风了。
尽管孔子本人推崇精神层面的哀悼并提倡节俭的丧葬方式,但他所倡导的孝道观念,在客观上为当时乃至后世的厚葬习俗提供了理论支撑。孔子的继承者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丧葬理念,使之倾向于“礼即厚葬”的实践,这种观念对中国丧葬民俗的影响持续了数千年。
与墨家相似,道家亦倾向于主张节俭的丧葬方式。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强调节俭、反对奢侈,曾提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亦曾设想自己死后的丧葬事宜,他提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意即自己身后无需繁复的葬礼,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璧玉,星辰为珍珠,以世间万物作为陪葬,便已足够完备。
在厚葬习俗盛行之际,亦有部分明智之士对此提出批判,并主张薄葬理念。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倡节约与薄葬。他观察到天子及诸侯的奢侈厚葬行为,导致民众劳苦与财富的流失,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对此表达了强烈的反感。墨子在其著作《墨子·节葬》中指出:“此行为导致民众事务的停滞,以及民众财富的无度消耗,其数额难以估量。”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部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的巨著《吕氏春秋》,其中篇章《节丧》,专门讲述了薄葬的好处,并对当时的厚葬现象进行挖苦和嘲笑,认为厚葬就是引诱人们去冒险,去盗坟掘墓。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丧葬礼仪已经基本形成。特点是隆重、繁琐、等级森严。儒家孝道成为殡葬礼俗的精神内核。
这一时期社会发展不平衡,因此秦、楚、吴越、巴蜀等地的丧葬礼俗与中原存在较大差距,形成各具地区和民族特色的丧葬礼俗。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仪文本的体系逐渐确立,并孕育了最初的丧服制度。《仪礼·丧服》中所规范的丧服制度,从重至轻依次划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这一制度被统称为五服。五服制度针对与逝者亲疏关系的不同,为不同亲属群体提供了相应的丧服服饰、丧期以及行为规范。
如需咨询请您拨打龙福山墓园官方咨询电话: 024-66687779, 66688236进行提前预约,我们可为您预留优惠活动,竭诚为您服务。